今天是:2025年4月20日  星期天
当前栏目:海西茶网 -> 茶业体系 -> 茶叶包装
有关茶包装设计的市场反馈小调查与小结
发布时间:2012-12-5 来 源:漳海茶协

  西湖龙井茶数上乘好茶,在包装上用心更加能够体现出龙井茶的档次与气质。

    不过评价一款产品的最终评委还是用户,于茶来说,就是终端的茶叶消费者和收藏研习者。在品质上,我们力求精益求精,而在包装上我们也力求能顺应市场需求,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以问卷的形式获取市场的反馈。

    在调查表中分别涉及了产品包装的容积、材质、色彩、和印刷等,也涉及到了购买者对包装所体现出来的文化韵味的意见等。
    调查对象:随机访问300名普通购买者。调查他们购买茶叶的目的和对上述包装要点的意见。

    根据这些调查表,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有些甚至是我们之前始料未及的。

1.普通家庭购买龙井茶自品者虽然是我们最关注的,但这个人群却并不占多数,只有50多人。更多的购买者倾向于把西湖龙井用作馈赠亲友的礼品。
我们可以考虑针对这类人群设计更加符合他们审美观的产品包装。而且可以考虑把销售市场的定位更加偏重用于馈赠或者商务交流用途的消费人群。

2.购买西湖龙井自品者更加倾向于简易的小包装,对于自己享用来说,没有必要追求高级的包装,因为虽然豪华的包装设计总是给消费者以奢侈感,即使把价格定得较低也让人感觉自己在包装上和广告上花费不少。
而把茶叶当作礼品的消费者则恰好相反,他们更加注重豪华且看起来上档次的包装。不过他们同样不追求大的包装,因为大包装的显然较贵。这倒是我们视觉上的一种错觉,小而多比大而少显得更多。

3.这次调查发现的一个巨大的潜在事实是,现在的更多数消费者开始关注环保!消费者对使用100%再生纸板的包装评价较高,认为使用再生纸板具有环保责任感。在产品质量、吸引力和使用性能对比方面,过半数的消费者认为,使用再生纸板和使用新的纸板进行包装,质量没有差别,甚至前者更好,产品吸引力也没有大的差别。
    有关资料也显示,塑料用于食品包装的量占塑料总产量的1/4,可以这样说,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一出现,就有垃圾产生。在超市及商场,很多食品包装均是塑料做的。膨化食品的塑料充气包装可防潮,防氧化,保香味,阻隔阳光照射,防止受挤压,但那么大的包装在资源上是极大的浪费;还有方便面的包装,塑料包装远远多于纸质碗(或桶)的包装,市场上碗或桶装方便面的销售价一般高于同质量袋装方便面销售价的1/3,但由于这种包装方式食用方便,尤其在外出旅游时,开盖后直接冲热水泡即可食用,不必带其他盛装容器,所以很受消费者欢迎。
    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消费者淘汰落后包装是必要的。塑料材料的改进也是当务之急。细分市场上的食品,可以用纸包装的尽量用纸,减少塑料的浪费与对环境的污染,这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4.在色彩方面,因为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用于馈赠用途的较多,所以他们对包装的色彩也是十分关注。消费者对一个产品包装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可见设计时选择一种什么样的色彩基调对于消费者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调查中,消费者给出的最想见到的茶叶包装盒的三种颜色依次为茶绿色、棕色、大红色。
    茶绿色和棕色分别是绿茶和红茶的颜色,用在茶叶包装上算是传统方案,而大红色呢?应该是在中国特有的一种需求,因为我们民族大都以红色为喜庆之色,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升迁贺喜,把红色用出来就是好的。而显然目前市场上敢于使用大红色包装的茶包装是少之又少。

5.文化。在调查表的“其他意见和建议”里,有很多人特别强调了包装上的文化背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不少朋友认为,目前市面上的茶叶包装盒的文化背景设计得其实并不差。虽然不少厂家在包装上使用的茶文化多习惯使用陆羽的《茶经》里面的名句,但还不至于讨人厌,毕竟是中国古代茶文化里的经典文献,百品不厌。那么消费者提到的到底是什么呢?原来是错别字!好一款有档次的好茶叶,配上一款富有文化底蕴的上档次的包装,包装上的名句竟然充斥着错别字,这当然让人扫兴。这是个奇怪的事实,出这种低级错误的厂家很多甚至是大厂家。

6.印刷。再好的设计没有优秀的印刷就表现不出设计者的初衷。在印刷方面,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认为,如果一款包装的印刷质量不好就会认为产品的质量也不好,已购买者也会觉得物缺所值。

7.有部分白领职业者在调查表中明确地说明他们喜好的包装式样要求,例如喜欢白色略带淡淡的茶绿色的简单的商务风格的茶叶包装盒。

针对调查中所显示出来的现象和事实,我们可以更加理智地合理地设计产品的包装,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设计不同的包装盒大小和装帧色彩基调。以更加合理地适应市场需要,让企业更加健康地发展。

主管单位: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技术支持:盛行网络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36号丹霞大厦六楼  邮编:363000  服务热线:0596-2945755 闽ICP备18017619号
Copyright © 2008-2012   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