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州日报 中国茶网资讯:正值春茶采摘旺季,“中国有机茶之乡”浙江武义县缺口1万多名采茶工。当地茶农开价每日工资110元,并且满足包吃包接送要求,还是很难招到采茶工。“采茶工荒”并非武义个例。浙江的东阳、建德、淳安、新昌、云和等重点产茶县均不同程度出现“采茶工荒”现象。望着满山遍野等待采摘的翠绿嫩芽,茶农心急如焚。
采茶工短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快,农村劳动力明显减少,使得采茶工紧缺现象凸显。尽管一些茶农从年前就开始预定采茶工,但采茶工仍很难找。采茶,不像其他行当,它的工期短,前后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茶叶得不到及时采摘,给茶农带来的损失将是巨大的。再加上采茶工作劳动强度很大,一些本地人生活条件好了,没人肯去受那份罪,一些外地农民工又不肯为了临时的劳务放下手头相对“稳定”的工作。如此一来,采茶工短缺成了一个必然。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仅仅有茶农的“单打独斗”是不够的,这时,需要“政府之手”推一把。的确,采茶工短缺,有不少客观原因。但客观上有困难,主观上可以尽可能地弥补。比如,通过政府部门的宣传组织、牵线搭桥,在本地产茶区与采茶工输出地之间形成稳定的信息沟通与用工协调机制,让每年这个季节的“采茶游击队”,变得“有组织有纪律”。在这一点上,新疆应对棉花采摘工短缺的举措值得借鉴。为保证新疆棉花采摘工作顺利进行,新疆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与相关劳务输出大省加强沟通联系,统一组织输入拾花工,并建立季节用工长效机制;与运输部门联系,增加专列数量;发挥中介机构及经纪人作用,依据劳务中介机构及经纪人引进的拾花工数量给予适当奖励等。我们何不选择“拿来主义”,把这些举措变成解决采茶工短缺的重要借鉴?
当然,也有些人提出了一些“前卫”的点子,比如“机器换人”。的确,走机械化的路子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而言,却“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产茶区大多是山坡,地势不平,能否采取大面积机械化还有待论证。茶农们常说,“采摘期紧不等人”。破解采茶工短缺难题事关广大茶农利益,同样不等人。破解好这一“季节性症候”,维护好茶农们的利益,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