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1日  星期五 天气:
当前栏目:海西茶网 -> 茶与健康 -> 茶与健康
山地茶业联合浙大茶学系发布“抹茶健康白皮书”
发布时间:2013-5-14 来 源:漳海茶协

    杭州茶博会盛装开幕之际,由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主办,杭州山地茶业有限公司承办,主题为“茶对人类的健康价值”的专家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正式举行。围绕“茶对人类的健康价值”主题,结合浙大茶学系《抹茶实验白皮书》的发布,各界专家进行了热烈探讨。

    会议期间,中国茶健康及茶医学研究首席专家、浙江大学茶学系王岳飞教授,在中国首次系统发布《抹茶体重控制和预防高血脂功能研究》白皮书,研究报告显示:抹茶对于减轻体重、清除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调节血脂、血糖水平等各项指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这是中国茶界第一次采用群组定量指标方法研究抹茶的健康价值,对茶健康、茶医学、营养学、慢病干预等领域都有重大意义。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会长黄书孟指出:“茶为万病之药。白皮书的公布,在科学认识茶对人类健康价值领域迈进了重要的一步”。浙江营养学会副秘书长杨敏博士,积极回应了王岳飞教授的报告,兴奋的说“抹茶是现代富贵病的良药,对于慢病干预与防治是重大的帮助”。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就是作为“健康价值”得以发现。迄今,茶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的全球第二大饮料。据王岳飞教授介绍,从1929年到2009年的80年间,世界茶叶的科技创新就有34项,全球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茶对人类的健康价值”。中国今天的茶园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茶的科学利用及茶健康、茶医学的研究上,还有巨大的空间。中国茶产业专家、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在不同领域大声疾呼“重视茶健康研究”。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要让中国茶走向世界,要走出“七万茶企不如一个立顿”的怪圈,就必须探索一条崭新的茶产业发展道路。山地茶业将抹茶大健康产业的高度概括为:不断接近茶的本质,科学利用茶的价值,让抹茶成为世界的中国茶。

    报告指出,传统的原叶茶,消费者吸收的是“茶的水浸物”,并没有将茶叶中富含的500多种营养物质全面吸收。抹茶,是将抹茶种茶叶研磨成微粉,全部吃下。“一杯抹茶,等于30杯绿茶的营养价值”。抹茶能将茶的健康效能100%地、均衡的、集中地、持续地发挥出来,有效平衡饮食中过量摄入的营养,能够有效预防肥胖、三高等现代病。成为平衡营养的必需品。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张士康院长认为:茶叶是唯一一个横跨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品,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用传统农业粗加工六大类茶去对比作为工业食品的立顿是不科学的。张院长同时指出,“中国茶一定要走创新路线,比如抹茶,才可能诞生百亿级企业”。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王建荣认为,抹茶诞生于中国,流行于日韩,山地茶业作为国内首家世界级抹茶生产商,让抹茶重新回归中国消费者,“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六大类茶,抹茶堪称第七类茶”。万寿禅寺-径山释法涌法师在现场为大家回顾了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径山茶会”,穿越国度的抹茶回归之旅,从茶禅合一的角度诠释了抹茶独有的文化韵味。

    据杭州山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荣介绍,抹茶,是将特殊良种培植的茶叶采摘后,蒸汽杀青,烘干并研磨成微粉,加水混匀后,全部吃下。由喝茶变吃茶,使茶叶的健康效能被100%均衡吸收与利用。具有100%无添加、100%无污染、100%全吸收、100%随身方便的特点,是一种纯天然茶品。抹茶,兴盛于中国唐、宋,后传入日本,迄今流行于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各国。在国外,抹茶已经融入了消费者生活的各个方面,星巴克的抹茶星冰乐、抹茶蛋糕、抹茶冰淇淋、抹茶食品等,方兴未艾。在中国,自明朝兴起原叶茶以来,抹茶反而逐渐消失了。刘志荣笑称,这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第一次出现了5亿以上的“肥胖和三高代谢疾病”人群。不少城市,30-50岁的白领人群高脂血症已经超过60%。“一杯抹茶等于30杯绿茶”、“吃茶减肥”已经成为专家共识。山地抹茶园的出现,成为第一个专注于现代肥胖及“三高”人群的茶品牌。在抹茶的身上,各界专家真正看到了“中国茶走向世界”的希望。

    据悉,抹茶园是国内首个专注提供抹茶及倡导“吃茶健康”的茶叶品牌。抹茶园的品牌形象,由中国美院王鸿教授亲自设计,抹茶园的系列产品,全部来自山地茶业自有的万亩生态茶园。代表着中国茶的全新品类。抹茶园,致力于为现代消费者提供纯天然茶健康产品。(胡耀刚)

主管单位: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技术支持:盛行网络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36号丹霞大厦六楼  邮编:363000  服务热线:0596-2945755 闽ICP备18017619号
Copyright © 2008-2012   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