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当前栏目:海西茶网 -> 茶与健康 -> 茶与健康
隔夜茶不能喝没科学依据 超过12小时最好别喝
发布时间:2012-12-18 来 源:漳海茶协

  厦门日报(微博)讯(记者 刘蓉 通讯员 张旭灿 实习生 林洁)民谚有言:隔夜茶,毒如蛇;坊间甚至还有隔夜茶有致癌物质的说法。这种说法的理由是:茶叶经放置过夜后,会产生二级胺,而这些二级胺类物质可以转变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实际上,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中医院美容科与保健部主任医师翁丽丽说,其实,“隔夜茶”应指长时间放置的茶水,而不是过了午夜12点就算隔夜茶。

    翁丽丽说,二级胺类物质并不等同于亚硝胺,它广泛存在于很多种食物中,尤以腌腊制品中含量最多。人们从茶叶中摄取的二级胺数量极为有限,远低于人们从主食中摄入的量。

    另外,二级胺本身并不是致癌物,需要在一定条件下与硝酸盐共同存在、并发生化学反应才能形成亚硝胺,当亚硝胺蓄积并达到一定数量时才会发生致癌作用。

    “茶叶中有丰富的茶多酚,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对其他致癌物的抑制效果也相当明显。”翁丽丽认为,隔夜茶会致癌,变质前不能食用的说法有点“危言耸听”。

    研究表明,茶水放置时间长后最主要的变化是茶多酚的进一步氧化,颜色加深。一杯清澈碧绿的茶水,尤其是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放置久了,会失去绿色,增加黄色的程度。这是茶水中的茶多酚氧化形成黄红、红褐色的氧化产物,主要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这些产物是无毒的,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过长时间放置的茶水中是含亚硝胺,不过,亚硝胺要达到每千克体重吸收1000毫克-2000毫克才有可能致癌,而且是常年持续性大剂量的服用。一般正常的进食量,不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危害性。

    不过,不宜喝超过12小时的茶。翁丽丽解释,因为茶水超过12小时后,茶中会生成许多对身体有害的菌类,容易导致腹泻,特别是夏季放置时间过长的茶水,维生素大多已丧失,且茶水中蛋白质、糖类等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所以说不宜饮用。不过,可以用它来漱口,能够清除口臭,清洁牙齿,而且对牙龈还有坚固和保护作用。

主管单位: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技术支持:盛行网络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36号丹霞大厦六楼  邮编:363000  服务热线:0596-2945755 闽ICP备18017619号
Copyright © 2008-2012   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