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  星期六
当前栏目:海西茶网 -> 闽南茶道 -> 闽南茶道
《闽南茶道》:第八期 总三十七期 
发布时间:2014-6-6 来 源:漳海茶协

  

闽 南 茶 道
(第八期 总三十七期)
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主办       2014年6月5日
 
平和县努力打造海峡两岸茶业生产强县
 
平和县总面积2334平方公里,人口57.8万,是一个典型山老边区农业县,是“福建省十大产茶大县”、“全国重点产茶县”。 2013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12.5万亩,年产量1.2万吨,毛茶产值7.3亿元。全县涉茶人员10多万人,涉茶产值近20亿。全县15个乡镇中,以茶叶为主要经济作物的有9个乡镇,其中九峰、崎岭2个乡镇是老茶区,也是主产区,以白芽奇兰品种为主。在茶叶主产乡镇中,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强,茶产业已经成为继平和溪蜜柚之后又一带动平和农民致富的主产业。
近年来,平和县选择一批重点乡镇,以确保茶叶质量安全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茶叶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为重点,实施现代茶业工程,开创“平和白芽奇兰茶”特色经济发展新局面,努力把平和县打造成海峡两岸茶业生产强县。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稳定白芽奇兰茶面积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其它栽培品种种植比例。白芽奇兰种植面积比例从原来的95%降至目前的85%
政策引导、扶持到位。平和县出台了《关于加快白芽奇兰茶产业化进程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鼓励茶叶种植和推动茶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逐年加大资金、科技投入,不断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推广标准化种植和加工技术、加强质量监控、提高产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水平。全县形成了以大芹山为中心,以生态茶园建设为重点,结合旅游观光景点建设的九峰、崎岭、霞寨、大溪、国强、安厚等6个乡镇连片发展的集生态茶园、观光茶园为一体的重点茶区、精品茶区;以芦溪为中心的芦溪、长乐、秀峰茶叶发展新区的发展格局。同时,依靠科技,引进推广茶叶新品种,应用推广茶叶栽培、采制、加工新技术,加快茶叶初制加工厂清洁化改造,建设一批标准化、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特别是2008年以来,平和县连续6年实施中央财政支持福建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为加快现代茶产业建设,提高综合竞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技兴茶,创优增效。县农业局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平台,聘请15名茶叶技术指导员组成茶叶技术服务队,建立2个示范片培育150个茶叶科技示范户。加强技术培训,年集中办班培训茶叶种植加工30场次,培训茶农2000多人次县政府还投入人力物力每年举办茶王赛,通过茶王赛增进茶叶加工技术交流,提高茶叶质量。
参展推介、扩大影响。以县农业局、白芽奇兰茶协会为牵头单位,积极引导企业参加国内外大型展销活动,参加各类茶叶评比,扩大影响。“白芽奇兰”品牌茶产品多次获得“福建省名优茶”称号;4次获得“国际茶文化博览会”金奖;2000年平和县被授予“中国茶叶(白芽奇兰茶)之乡”; 2012年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平和白芽奇兰茶”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2013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白芽奇兰”品牌评估价值达到17.94亿元,在全国范围内的20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居第十三名;2014年,“白芽奇兰”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发至:闽南茶网

主管单位:漳州市农业农村局    主办单位: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技术支持:盛行网络
 地址:漳州市芗城区胜利西路136号丹霞大厦六楼  邮编:363000  服务热线:0596-2945755 闽ICP备18017619号
Copyright © 2008-2012   漳州市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