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鲁成银(前左一),自治区农业厅副巡视员、广西茶叶学会理事长麦楚均(右二)在融水茶园指导
3月5日,柳州市茶叶界人士在家门口“享用”了一场科技大餐。当日,中国茶叶专家科技下乡暨柳州市“双百人才工程”活动启动仪式在融水苗族自治县举行,来自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中国茶叶学会、广西茶叶学会、上海茶叶行业协会等机关、院校、行业的100多名专家、学者、行业人士到大苗山,以现场指导、专题讲座、现场咨询、论坛等形式,对柳州市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近年来,柳州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加大茶叶产业扶持力度,大力打造茶叶优势、主导产业。以搭建“双百人才工程”平台,积聚茶叶高层次人才;聘请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担任市政府农业顾问;邀请国内外专家考察指导;与高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促进了茶产业的快速发展。2012年,该市茶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居广西各产茶市首位,柳韵春晓茶叶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唯一指定用茶。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融水茶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柳州市茶叶主产区。该县通过强化指导、引智引资、科技推动、标准生产、龙头带动等措施,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茶叶品牌。在区内外茶叶评比中多次获奖, 在2012年中国(上海)博览会“中国名茶”评比活动中,野生石崖茶荣获特种茶唯一优质金奖,“元宝红”、“古树红”红茶荣获红茶类金奖;“古树红”野生红茶和“盘王毛尖”绿茶2011年、2012年连续被“中国东盟博览会”评选为指定用茶。
2013年,融水县把有机茶叶产业作为实施“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的支持产业,纳入农业十大基地建设范畴,继续通过贷款贴息、良种补贴、资金扶持等方式,以建设特色茶良种示范基地为带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家庭农场等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重点加快茶叶品牌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据悉,融水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处世界茶叶起源地地带,境内有九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元宝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孕育着丰富的野生茶资源和高品质有机茶。该县春茶一般在2月中旬进入盛采,比浙江、福建、江西等茶叶主产区早20至40天,比市外区内其它县市早10天以上,“明前茶”比“清明茶”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