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艺辉
漳州历史悠久,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漳州,漳州茶史能够考据也自唐始。
初创漳州的唐代茶业
打开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漳州第一页就能嗅到茶叶的芬芳。据史料记载,长泰县的天竺岩建于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所产的“天竺茶”至明、清仍盛名不衰。从唐开始,华安华丰、仙都就有产茶,故华丰素有“茶烘”之称。乍闻其名犹如隐约嗅到茶香。漳浦茶叶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唐代,传说当时盘陀岭顶(旧称“黑归岭”,海拔800m)有一间庙宇,面积30m2,庙宇内住二个和尚,一个叫黑和尚(漳浦杜浔人),另一个叫大面和尚(云霄人)。他俩在庙旁种茶六亩左右,至今还保留三株。庙有一口井,井边两旁有二根石,至今还保留尚好。传说当时进京考试的书生,均要经过此路,在那间庙宇休息。两和尚将井水泡茶请书生饮用,为旅途中疲惫的考生解乏消暑,调整心境。
初步繁荣的宋代茶业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时中国茶业发展重心南移,唐时茶叶生产还不曾发展的闽南一带,明显地活跃和发展了起来。
在陆羽的《茶经》中,对我国南方南部各地的产茶情况,只提到“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陆羽对这些州茶叶质量的情况还不怎么清楚,仅称“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至于这些州邻近或更南的其它州的情况,无论是《茶经》还是其它史籍,都没有或很少提到了。但是入宋以后,情况就明显两样了。如《太平寰宇记》(乐史撰,约公元987年)对中国南方产茶的记载,就比唐朝要详细和丰富得多。其“江南东道”载:“福州土产茶……漳州土产腊茶。”
自宋代起,漳州开始修地方志,有关茶叶的记载日见丰富。宋淳熙五年(1178年)的《临漳志序》提及漳州物产就有“其所以衣食给用者则入有粮、棉……茗之类”。漳州通判王炜在《清州十咏》风土中记述:“麦收正月尽,茶摘上元前,绿笋供春撰,黄焦入厦筵”。此外如周必大(1126—1204)的《次王少府送焦坑茶韵》、李纶的《临漳志》等均有种茶饮茶的记载。
元、明、清及民国由盛而衰的茶业
元代漳州地区没有修过地方志,在后代所修的地方志中,有关元代的记载均极为简略。而明代是漳州修纂地方志的高潮。漳州地区各县的县志也从明代开始修纂的,有关茶叶的记载也丰富了许多。元朝中叶现长泰县枋洋乡青阳村(与天竺岩比邻),就有安溪大坪村茶农迁居到这里的陈岭,在观音山从事耕垦,至明朝宣德以后,青阳人丁兴旺,与安溪通婚结亲,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技术日益提高,所产茶叶品质甚佳。
明朝华安茶人把制茶技艺编成口诀“麻涩苦甘韵醇,灵活识变可登天”以益后人。明末进士阮梦庵在《武夷茶歌》曾赞叹漳州茶叶:“近时制法重清漳,漳芽漳片标名异”。阮文锡的《安溪茶歌》中亦有“尔来武夷漳人制”的说法。茶农生产的茶叶不仅供民间自饮,而且被列入贡品。正德年间贡“叶茶378斤,芽茶500斤”。
嘉靖间年贡“叶茶400斤,芽茶511斤。(万历《漳州府志》卷五)。在《南靖县志》载述:嘉靖年间,南靖县茶叶已定列为贡品,曾进贡茶五十五斤九两三钱,菜茶六十斤九两九钱。当时南坑村有茶园三十亩,年产三十担,茶树为本地野生红芽和白芽菜茶,号称“清明茶”。
在《长泰县志》、《龙溪县志》等也均有进贡茶叶的记载。明末龙溪县名士陈正学的《石晶泉歌》(载《平和县志》)有“茶香隐为兰惠,顿觉云生欲轩翥”。可见当时的茶叶已颇有名气,因而促进茶叶的种植。
明末年间林太师(云肖人氏,明末太师)在现云肖莆美乡一个岩洞周围种茶,当时人们称“白茶”,而后称“武夷茶”。面积约十亩,今虽荒芜,岩洞下端仍有“南山寺”“太师分庙”二间庙宇,有“白云通道”石碑等遗址。明太常寺卿陆天定游平和大峰山佛祖岩诗句:“寺古多荒瓦,僧贫只荐荼”和天启进士沈起津游诏安九侯山诗句“香炉烟透云眼里,雾锁茶园望海台”。不仅说明内山峰产茶,沿海地区也种植成片茶园。时茶叶贸易也渐兴隆,漳州商人往返于武夷山、安溪购茶。
明中叶海澄月港继泉州港之后成为福建外贸大港。据《海澄县志》载,明中叶从海澄月港出口的茶叶年销售上百吨,最多一年达三百吨,居全省之冠。明末清初,龙溪县龙山、平和大峰山、南靖圭洋乡上洋茶远销缅甸,平和的奇兰茶、海澄太武山茶、漳浦玳瑁山茶、龙溪北门茶叶行业也陆续兴起。
县区
|
云霄
|
平和
|
诏安
|
南靖
|
漳浦
|
龙海
|
长泰
|
华安
|
芗城
|
|
产量
|
1225
|
1123
|
976
|
773
|
578
|
445
|
431
|
197
|
70
|
|
备注:东山县1974年试种,1980年面积110面,产量55担,
1987年淘汰。
|
|
年份
|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茶
园
面
积
|
茶园总面积
|
20.19
|
23.15
|
26.66
|
投产茶园面积
|
16.11
|
18.19
|
21.12
|
|
无性系茶园面积
|
20.19
|
23.15
|
26.66
|
|
低产茶园面积
|
5.04
|
5.04
|
4.0
|
|
当年新增茶园面积
|
1.74
|
2.91
|
3.51
|
|
无公害茶园面积
|
5.65
|
9.73
|
10
|
|
绿色食品茶园面积
|
1.45
|
2.00
|
2.5
|
|
有机茶园面积
|
0.51
|
1.06
|
1.2
|
|
机械化修剪面积
|
3.47
|
3.82
|
3.82
|
|
机械化采茶面积
|
3.46
|
4.11
|
4.2
|
|
茶
叶
产
量
|
茶叶总产量
|
20299
|
20735
|
27200
|
无公害茶产量
|
5891
|
6753
|
|
|
绿色食品茶产量
|
1375
|
1975
|
|
|
有机茶产量
|
500
|
1000
|
|
|
名优茶产量
|
7940
|
10160
|
|
|
春茶总产量
|
6835
|
7323
|
8170
|
|
春茶中名优茶产量
|
2750
|
7030
|
4500
|
|
茶
叶
产
值
|
茶叶总产值
|
55525
|
72427
|
95000
|
无公害茶叶产值
|
19284
|
27686
|
|
|
绿色食品茶产值
|
5220
|
12620
|
|
|
有机茶产值
|
|
|
|
|
名优茶产值
|
41440
|
59460
|
|
|
春茶总产值
|
17148
|
22633
|
32254
|
|
春茶中名优茶产值
|
11000
|
15345
|
20000
|
|
茶叶出口
|
茶叶出口量
|
600
|
700
|
|
茶叶出口值
|
360
|
420
|
|
|
(万美元)
|
|
|
|
|
备注:数据来源:漳州市经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