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铁观音地理标志传说
发布时间:2012-5-25 来 源:漳海茶协
“华安铁观音” 商标释义
林荣杰 林雄毅
华安县茶叶协会 05967356899 Hcb6899@163.com
福建省南部九龙江北溪,碧水奔流,两岸青山,脉脉相依。沿九龙江溯流而上,便可来到素有“北溪明珠”之美誉──华安。公元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龙溪县丞厅移驻华丰,设县丞署。1912年龙溪县设县佐于华丰,1928年置华安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大气环境优于国家一级标准,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是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山美水美,境内九龙江由北而南蜿蜒107公里,北溪的九曲十八弯构筑了她独特的美丽景致,素有“入夜不知暑至,长年坐看花生”之美誉,沿北溪溯流而上,不仅有宜人的景色,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龙潭戏水、古越仙字、天宫琼浆、金山探宝,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华安产茶历史悠久,千年茶史铸就厚重底蕴。据《华安县志》记载:“华安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据传唐朝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县城华丰称为‘茶烘’,九龙江流域妇孺皆知,一听这名,就知是一个青山围护的地方,能嗅到茶叶的芬芳。据《北溪记胜》记载,“茶烘”(华封)四面环山、一水中流,水路交通极为方便。这里制茶技艺好,每到制茶季节,烘焙时香韵四起,由于闽南乌龙茶属半发酵茶,易吸收水分,茶客、茶商每到华封,必然需要再度烘焙以确保茶叶品质。茶烘至恰到好处,芳香四溢,现在这小镇里还有20多个茶邦、茶行遗址,可见当时小镇茶市之繁荣。
华安产茶属于乌龙茶类,茶产品沉重似“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故名为“铁观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产品外形肥状、圆结、翠绿润,内质高香、持久、鲜醇高爽、音韵明显,香气馥郁芬芳、清高,滋味清醇、滑爽、水中带香,汤色金黄清澈,叶底绿亮、柔软、匀齐,茶色香味形俱佳,“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体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多次获得国内国际茶叶质量鉴评大奖,畅销国内外。
物华天宝。华安以物产丰富饮誉四海,文化是华安的内在底蕴。以大地土楼群为代表的土楼文化的“世遗”点成为世界旅游目的地、以“中华四大名玉”华安玉和“江南一绝”仙字潭摩崖石刻为代表的玉石文化、以华安铁观音为代表的茶文化、以高山族歌舞为代表的高山族民俗文化等文化产业资源,构成“魅力华安” 绿色景象。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人们走进自然,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理想去处。
致富长安。华安县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特色产茶县”和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铁观音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县面积16万亩,总产1.6万吨(干毛茶),现有1万多家茶叶初制加工厂涉茶产业转移劳动力6万多人,产值达15亿多元,涉茶产值25亿多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仅茶叶一项人均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构筑了民生大产业格局。
“华安”、“铁观音”如同基因一样随着华安人的繁衍而流淌在千年茶历史长河里,“铁观音”在“ 华安”的落地生根乃至创新发展冥冥之中印证着这个道理,天然资源的造就、先人的智慧融合铸就“华安铁观音”。 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省政协主席,现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亲手题字“华安铁观音”,将铁观音的千年史蕴、厚重文化融入“物华天宝、致富长安”的自然社会经济筑就“华安铁观音”这一公共品牌,如今高悬于壁,氤氲茶气袅袅茶香织成的大雅氛围中,就像一位立于清风明眸如水丰仪俊朗的君子,浑身上下透着中国文化韶秀不俗的厚重和潇洒。以茗佐书,其书弥清;以书助茗,其茗则神,典雅质朴,相得益彰,书茶同根,茶道、书道相得益彰,五字大度雅量,儒风郁然,笔法遒劲,雄浑有力,守白计黑,博观约取,摹形传神,张弛有道,因此得名“华安铁观音”。“华安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成功注册,如此不倦精进,必将使“廉、美、和、敬”的中华茶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于千家万户。